增進正向親子關係的6個五分鐘

文:趙介亭-綠豆爸

早上閱讀到游乾桂老師分享陶行知的《六個一分鐘》,著實佩服這位民初的教育哲學家,許多觀點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呢!我稍做修改,讓內容符合可能幸福教養學的行動目標,可以增進正向的親子關係。

五分鐘傾聽

父母通常很會「說」,卻不太會「聽」,特別是用心地傾聽。每天至少花五分鐘傾聽孩子說話,不評論、不建議、不否定、不插嘴,而是試著理解孩子說話的內容、想法、感受和需要。

五分鐘示愛

多數的父母很愛孩子,然而卻也有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每天至少花五分鐘用言語或行動,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意,適時地擁抱孩子,不會因為孩子犯錯而威脅剝奪愛,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無條件的愛」。

五分鐘參與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離孩子的生活似乎也愈來愈遙遠。每天至少花五分鐘參與孩子的生活與話題,和孩子一起暢聊彼此有興趣的事情,陪伴孩子一起遊戲,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追星。

五分鐘鼓勵

父母往往很會挑錯,卻不習慣鼓勵,孩子也在頻繁地挑錯中,喪失了自信和自尊。每天至少花五分鐘鼓勵孩子,鼓勵可以針對孩子的性格、特質、能力、行動,提出具體的觀察,以及對於家庭正向的貢獻和影響,讓孩子更愛自己、知道自己是好的。

五分鐘感謝

「做得好是應該的」,這樣的文化思維,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卻忽略了每個人都需要從感謝當中滿足價值感。每天至少花五分鐘感謝孩子,謝謝孩子豐富了我們的生命、謝謝孩子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喜怒哀樂。也別忘了感謝自己,謝謝自己的努力、認真和負責。

五分鐘引導

引導和教導最大的不同,在於父母是否以身作則。每天至少花五分鐘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行動來展現父母的價值觀,陪伴孩子練習,而不只是口頭告誡或下指導棋。允許和包容孩子犯錯,引導孩子更廣闊地思考,延伸孩子的視野,陪伴孩子一起拓展舒適圈。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