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蝕刻藝術鑰匙圈|可能創學-2020秋學

授課:WeSchool 老咸老師

熙:氧化還原! 聽到這種「高深」的化學名詞,第一時間會感到陌生,不過其實氧化和還原反應就在生活中! 鐵生鏽,變成氧化鐵,這是氧化;但把氧化鐵和炭作用,變回鐵,這就是還原,除此之外,氧化還原反應常常出現在各種地方。 這次的實驗便是透過氧化,把銅透過過硫酸鈉變回銅離子,而沒有變回銅離子的部分,則成為了鑰匙圈的圖案,最後,你就會得到一個自己製作的化學鑰匙圈啦! 除此之外,氧化還原還有百百種,大家可以找找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氧化反應!

瑜:相信大家應該都沒聽過「蝕刻」,今天我做了一個蝕刻鑰匙圈,過程非常有趣,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製作過程吧。 首先,先拿出一張白紙,然後畫上想蝕刻的圖案,再來就是把圖案再畫一次到銅板子上了,再來就拿出一個小塑膠盒,倒入蝕刻藥劑(過硫酸鈉),然後把畫好圖的銅板子放到加了蝕刻藥劑的盒子裡(注意,要用油性奇異筆畫,等全乾了之後才能放到盒子裡),接下來大概要花15分鐘的時間輕輕搖晃盒子,蓋子不用蓋起來,接下來呢,如果搖一搖以後發現水裡有一些黑色、大塊的黑色薄片,那就要馬上停止,如果沒有,那就持續搖晃,把上面的銅離子沖掉,過一會兒,就會看到發現水變得有點藍色,要判斷什麼時候好,就是在藍色水中的銅板子變成「全綠」,事實上他是黃色,但因為水是藍的,所以才會呈現綠色,完成後拿去用水沖,直到藍色的水完全消失,再用卸妝水或酒精把奇異筆擦掉就完成了。 做這個鑰匙圈雖然蠻花時間心力的,但其實很有價值,而且還能拿到自己畫的圖做成的鑰匙圈,而且過程非常有趣。 順帶一提,那個藍色的水是硫酸銅哦。

宇:我們在生活中看過許多的氧化反應,像是鐵鏽、蘋果氧化等,而這次的作品叫蝕刻,步驟是用奇異筆畫在鍍銅的玻璃纖維板,保護要留下的銅,然後將熱水加到蝕刻粉中,將其腐蝕不要的銅,就可以留下圖案啦! 其實在過程中,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像出現很多氣泡、水變藍、銅融化等…非常的好玩,也學到很多化學的知識。

媗:今天的科學課我們做了「蝕刻鑰匙圈」,是用銅和玻璃纖維板的板子去做的,上面可以畫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是文字,然後用蝕刻粉加水,保留下圖案和板子,最後再裝鑰匙圈就完成啦!這樣其實非常的好玩,原本是台積電在用電路的呢!

皙:今天我們做了一個鑰匙圈,是使用奇異筆在PCB板上畫出圖案,接著就泡到過硫酸鈉水中將銅沖刷掉,而沒有被沖刷掉的部分就會是鑰匙圈的圖案。 這是利用氧化的原理做的鑰匙圈,非常有趣,會看見他變化的過程,水變成藍色(硫酸銅),學到了非常多的科學知識。

翰:蝕刻是一種藝術和工業都會用到的化學的手法,這堂課是使用蝕刻來做吊飾。 簡單來說蝕刻是用氧化的方式把鍍銅的PCB版泡在蝕刻藥水內搖晃然後把銅離子沖刷出來,板子上的奇異筆跡會保護底下的銅不被蝕刻,最後再用丙銅(去光水)把奇異筆跡擦掉就是最後的成品了。 以上就是課程的內容,過程非常的有趣,最後做出來的作品也非常的特別,只是在搖晃時會比較無聊而已。

宸:今天的課程,將科學的原理做成藝術品,透過氧化,再沒有用奇異筆或卡典西德的地方,將銅變成銅離子,溶於水中,做出自己的藝術品,氧化跟還原到底是什麼,氧化就是某個東西(如:鐵),接觸「氧」,所產生的變化(如:生鏽),現在也可以用化學藥劑產生氧化,而還原就是把氧拿走,可以變回原來的樣子,例如人吃的食物有碳水化合物,吸入氧氣將碳帶走,變成「二氧化碳」 。

涵:今天早上的科學課實在太酷了,這次的主題是「氧化」,老師用燒木炭的例子和我們說明,木炭(C)燃燒後和氧氣(O2)結合,就變成了大家的常說的二氧化碳(CO2),大致上了解完氧化的原理和知識後,我們開始製作「蝕刻鑰匙圈」我們先在PCB板上用黑色的奇異筆畫出自己想要的圖形,接下來把蝕刻粉加入熱水後攪拌,蝕刻粉融化後把畫好的PCB板放入水中,然後搖晃15分鐘左右,好了之後就可以把PCB板拿去清洗,接下來就可以把鍊子扣上,然後就完成啦!今天讓我更了解什麼是氧化,也讓我很有成就感!

齡:今天科學課上的內容是「氧化與還原」,聽得氧化還原是不是很疑惑呢?其實生活中就看得到氧化現象,例如:鐵鍊放久後會生鏽、蘋果切開放久會氧化⋯⋯(氧化又稱氧化劑),再來就來介紹實驗吧!這個實驗是蝕刻鑰匙圈,需要的材料是蝕刻片(PCB板)、蝕刻盒、卡典西德、奇異筆、過硫酸鈉、50ml熱水,他的步驟有:先畫一張長方形的圖-再來在長方形的圖內畫隨便一些圖形-畫完後用奇異筆畫到PCB板上(要畫粗一點,否則到時會飄起來)-還可以貼上卡典西德-用完後等奇異筆乾-拿出盒子-加入過硫酸鈉-再加入熱水-放入設計好的蝕刻片-搖晃15分鐘(搖到整個版變透明,水會變綠或奇異筆畫飛起來)-搖好後就用水沖一沖-沖完後用丙酮擦乾淨-再裝上鑰匙圈的材料-剪圓角(才不會刮到)-就完成嘍!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