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我覺得「家分題」跟SDGs的「夥伴關係、性別平等、陸域生態」有關,因為在家裡也要像夥伴一樣,才能清除垃圾,而性別平等是因為,不是只有女生或男生才要整理家,陸域生態則是因為,如果垃圾不清就會過多。
規則的設計很簡單,卻可以有很多的變化,過程中也會需要和別人合作,才能得到分數,而且一個家的空間不大,可以比較快結束,用別的策略再玩一次。
✅翰:我認為家分題是一款真正的策略遊戲,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可以和其他玩家合作一起增加娛樂圖板(會加分數),這就和SDGs的17號目標(夥伴關係)有關,因為是經營一個家庭,所以也會遇到正常家庭的問題,像是颱風天來襲、全家失業,這就和1號(消除貧窮)、17號(氣候行動)有關,最後在遊戲中還有要做家事,這做家事的角色有男有女,這就和5號(性別平等)有關,最後這款遊戲非常適合和真實的家人一起玩,也是一款很好玩的桌遊。
✅皙:我覺得《家分題》這個遊戲非常有趣,是利用自己的空間概念來使用最少的圖板得到最大的利益價值。而皙認為這個遊戲與SDGs的關聯是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5性別平等,主要是因為當中大家能變成夥伴一起合作,讓圖板的利用價值達到最高。雖然規則簡單,但玩起來很需要動腦,很有趣。

✅熙:今天玩了《家分題》,整體有點類似德國圍棋的玩法,但增加了許多變化,例如障礙物「家事」或是得分機制「娛樂」以及額外的bonus分數,讓原本簡單的遊戲變得更加複雜。
而熙覺得其中最坑人的機制便是「娛樂」,娛樂有不同的圖案,只要蓋在已經有的圖版上,有接壤的顏色都能分到一杯羹,但這個功能也會造成各種結盟、對立、惡意騷擾等事件發生,令熙心驚膽顫,想算盡各種可能(雖然最後還是輸了啦)。
總之,熙認為《家分題》符合了目標中的「全球夥伴關係」和「性別平等」。
✅瑜:我覺得《家分題》這個遊戲和SDGs的關聯是:「5性別平等」、「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首先,包含「5性別平等」的原因是:遊戲中,常常有「做家事」的卡牌,因為每個組別都有各有男女兩個性別,而這個步驟告訴我們,不只有女生才要做家事,男生也要一起分攤。
接下來,包含「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的原因是:在放各個卡牌的時候,常常需要各個小組合作,才能找到能雙方&三方&四方都得分的方式,而在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會需要各個小組一起討論,這讓遊戲增加了合作的因素。
✅涵:我覺得《家分題》這款桌遊和SDGs的「減少不平等」丶「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有相關,因為這款桌遊就在告訴大家所有人都可以做娛樂的事情,但也需要大家共同打掃環境,才能擁有乾淨丶舒適的環境,如果大家都不做家事的話,垃圾就會越來越多,大家就沒有空間可以做娛樂的事情了,涵覺得這款遊戲很適合多人一起玩,可以練習如何分工合作,很推薦大家去玩喔!

✅齡:「家分題」一款家庭遊戲,裡面內容跟SDGs有關聯,有三個項目,分別是5號的性別平等、13號的氣候行動 、17號的夥伴關係等⋯遊戲規則雖然簡單,但實際上玩起來並非如此,這個遊戲訓練你的空間能力,因為要擺圖版,如何去擋住別人,又讓自己獲得分數,說真的不太容易,順序其實也非常有關係,因為最後一個你要擺的位置都沒了,齡這兩局分別是第三、四,就發現還蠻難的,再說一下為何和性別平等有關呢,因為設計這個遊戲的人,要傳達的就是家事並不是只有女生才要做,而是大家要互相幫忙,一起完成的事情。
✅媗:今天我們玩了《家分題》的遊戲,這遊戲好像最多4個人玩,所以我們有分組,我們玩了2次,我們這組2次玩都是第二名。
他簡單來說,就是在家裡,每個人都有一個地,例如:廁所、客廳、廚房等,其實分到哪裡好像沒有差,主要是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好像只是為了一開始才分的。
步驟有4個,但是是4選1,有:做家事:可以把一個叫做個人圖板的東西出來,最後是要算分數,分數越高就約獲勝。
媗覺得《家分題》這款桌遊和SDGs的關聯是裡面需要減少不平等,就是說可以去佔別人的地盤,就有可能會走心。
✅宇:我在《家分題》中看到了許多SDGs的元素!這款桌遊環繞在家庭大小事,如:生活娛樂、家事分工、突發事件等,而我們需要建造像《俄羅斯方塊》一樣的方格,方格到達一定的數量後,就可以娛樂。
其實第一次玩,還不太懂,覺得有些無聊。但第二次玩,就發現了這款桌遊的多樣性!在每個回合,我們都可以採取不同策略,好比互相結盟、獨吞分數、欺瞞他人或彼此競爭,十分的有趣,而其中的合作或對抗也和SDGs有很多關係!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