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不朽的青春 《特展》 我最喜歡的五個藝術家和五個作品|可能創學-2020冬學

陳澄波 東台灣臨海道路

我最喜歡的畫是這一張,因為我覺得這張畫的顏色用的很好,給人一種放鬆的,輕鬆的感覺,雖然我不太會形容,不過我看到這個顏色就會覺得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我特別喜歡藍色吧,我之前就還蠻喜歡陳澄波先生的畫的,不過這次我看到這個展之後更喜歡了,主要是我喜歡這樣柔和的色調,還有一些地方的漸層,所以我最喜歡這張畫。

陳澄波

我會喜歡這位畫家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他在繪畫的時候,有的時候畫風比較偏隨性,並且輕鬆的畫風,有的時候又是比較細緻的,或者用色豐富的畫,感覺就像隨著每天的心情不同,每天的畫風都會不太一樣的感覺,不過主要是因為我喜歡他的用色。

小澤秋成 高雄風景

不得不說,我覺得這個名字取得蠻隨性的,不對,感覺是沒有認真想的畫名,我等等會依照喜歡程度進行排序,這樣看起來比較輕鬆,排序方式是,最上面的最喜歡,最下面的則是喜歡,不過沒有非常喜歡。 接下來回到正題,我喜歡這幅畫也是因為這幅畫的用色很好看,而且我看到那些人之後,我感覺那些人很逍遙自在,輕輕鬆鬆的走在海邊散步呢。

藍陰鼎

其實我最喜歡的畫家是這位,因為我覺得他的畫看起來非常的細緻,尤其是繪畫中的光影,有的時候會畫一些攤販,我最喜歡看藍先生畫的攤販了,因為每次看到時,都會看到攤販在賣的物品,而且畫的和細緻,藍先生的用色也不同於其他畫家,他的用色總是特別的鮮明,和其他畫家的那種,淺淺的水彩畫風差很多,平常我看到的畫家的畫作都是給人比較輕鬆的感覺,這位畫家的畫風給我一種比較強硬的,用色明確的感覺。

黃土水 少女胸像

這是一個用大理石雕塑成的雕像,之前在找到之前一直以為已經遺失了,不過其實這個胸像一直被放在太平國小的校史室內,被校長好好的保管著,是後來才找到的。 我喜歡這個雕像是因為,我覺得黃先生把這位少女的嘴臉都雕刻的非常好,那個表情也讓人覺得很有感觸,我也說不上來,到底為什麼喜歡,不過我就是覺得他雕的很好,不論是細節還是衣服還是表情,甚至連頭髮我都覺得雕的很好。

陳清汾
淡水河邊

陳先生是台展的發起人之一,我會喜歡這位藝術家是因為他的畫風感覺,蠻可愛的,雖然他的畫風和本人看起來風格差很多,不過我覺得他的畫看起來很可愛,雖然看起來,與其說是水彩畫,不如說看起來比較像介於水彩畫和插畫之間的風格,感覺和其他畫家差蠻多的。

呂鐵州 鹿圖

從導覽人員口中聽說,這位畫家幾乎都只有畫過花花草草而已,殊不知,其實他有畫過動物,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或是不清楚。

各位有發現嗎?其實這張畫是好多張紙拼起來的,有看到圖片中隱隱若現的拼接痕跡了嗎?那就是呂先生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的解決方法呢,這張畫是紙張拼接起來之後再進行繪圖的,不過這張畫曾經被修復過,修復師是呂先生的學弟。

陳進

陳小姐是第一個女性的台灣藝術家,也就是第一個學畫畫的女性,他曾和陳澄波、陳植棋三人被稱為台展三少年,剛開始我還以為台展三少年指的是三個男生,沒想到有一個是女生,讓我蠻意外的。

張萬傳 魚·酒·水果·茶

我覺得這個藝術家的取名非常直白,不過這樣取名也讓我覺得蠻可愛的,這個藝術家畫的畫給人的感覺很像藍陰鼎藍先生非常像,不過感覺沒那麼寫實,給人一種,有點像漫畫的畫風,用色也比較強硬和鮮明。

洪瑞麟

洪先生是一位礦工畫家,就是字面意思,他是一位畫家,同時,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礦工,他在採礦時,會在休息時間把藏在身上的顏色和畫布拿出來,並畫出礦坑內的工人們在工作的樣子,所以洪先生的每一張畫幾乎都是礦工們的畫。

最後,各位知道嗎?這個展覽中的畫,是主辦單位去台灣各地尋找,流落在民間的,日治時期畫家的畫,藉由尋找這些失落的畫作來辦這個特展的,有的畫甚至是,連存在都不知道的呢,意思就是,這件畫作或作品存在,但是任何文獻或者資料都沒有寫到這個作品,所以作品不被世人所知道,直到台灣團隊去尋找之後才發現:「哦!原來這位藝術家有做這件作品啊?」。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