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剝皮寮有一個特展,《千變萬華》這個展覽主要是以萬華生活與信仰為核心,來到剝皮寮認識常民生活之外,也體驗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艋舺龍山寺⋯宛如行動廟宇,都一一呈現在眼前!

1790年一批來自中國閩南泉州的拓墾這合同成立「陳賴章肯號」,就此於今大台北地區定居開發,帶來了大規模的移民風潮,也將家鄉的信仰落實至今。

這區是關於「艋舺金門館」,從林爽文事件時,大清帝國派出金門水師前來參戰,後來留台定居,就在一府、二鹿、三艋舺都各留下一座金門館,到至今也有了120年的歷史,像牌子上方有四張照片,就是在廟裡人民與神明聯繫及希望神明保佑的照片,很多民眾都非常虔誠。

這樣護身符是艋舺復興社慶祝100證明時製作的,花紋雖然不是特別豐富,但卻是很別緻的護身符,感覺上就是特別的用心。

這張照片是神明的刺繡師,正在刺繡的模樣,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在人們開始注重信仰的同時,也為神像披上龍袍,戴上金冠,手工精緻的閩南式刺繡工藝也在萬華開始發展。

「艋舺大拜拜」不僅是萬華重要的慶典,也是台灣宗教信仰每年的大事,因此,許多神明專程從外縣市前來赴宴作客、看戲交陪,使的萬華星光熠熠!

臉譜彩繪是在艋舺大拜拜時有的一項活動,有三種面孔,青面代表損將軍、紅面代表增將軍以及藍化身的增將軍。

這區是拜拜祈福的地方,可以來這裡擲筊,第一步:誠心向神明祈求、第二步:詢問,第三步:詢問玩後就要抽籤,擲筊確認、第四步:求玩詩籤,祝祝您事事如意。

結束後,我選到的是第29首,我問的是:「我能夠順順利利找到自己的專長嗎?」我認爲跟我問的蠻有關係,和我現在的情境非常符合,神明真是懂。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