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課:電影《十二夜2》|可能創學-2020冬學

✅齡:今天我們去看剛上映的《十二夜2》,第一部電影在2013年上映,裡面是在介紹關於收容所的一些情況,以及被棄養、安樂死與醫生自殺等議題。

第二部就是今天看的,我最有印象的內容是在台灣很多的動保團體,他們開始實施結紮,把一些遇到、抓到的母狗進行結紮,並且台灣也有一個法要施行零撲殺,從最源頭來改善, 這些團隊他們挨家挨戶的去拜訪,可能會遭民眾質疑,但他們也是很努力的去做,在看的同時我是個很感動,這部片花了蠻多人力,他們還出國去參觀其他收容所,我覺得他們在洛杉磯的收容所很漂亮,就讓人覺得很想去,不只空間明亮,環境也挺舒適,但他們也說到,其實是不希望有收容所存在,想要在收容所的動物,都可以快點找到飼主,雖然這個想法挺大膽的,但我認為一定可以成功,只要以現在的進度再進行下去,應該會成功的,此外他們也有辦一些活動,像是可以去當義工、一夜飼養員、演講⋯要從教育做起,讓我們對流浪狗不要有舊有的印象,刷新原本自己認為的,這樣才可以讓流浪狗變少。

我認為我可以做的就是遇到這些動物不要傷害他,如果想要養寵物,就要為他的一生負起責任,有空時也可以去當當志工、聽演講,使自己更認識這些動物,不要害怕。

我蠻推薦大家可以來看這部片的,因為裡面講的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就像平常在路上隨便都可以看到流浪動物,有些人可能會害怕,或者是覺得很可愛,但並沒有去理會他,來看看這部片就能清楚了解,要怎麼做是可以不傷害牠們,又與這些動物共存,我認為這件事非常重要。

✅瑜:今天我們去看了剛上映不久的「十二夜2」,這次的內容我覺得和上次的差別很大,之前的「十二夜」,主要是在拍收容所內的狀況,以及遇到的困境(狗的、人的都有),狗的狀況是病毒以及細菌的感染、傳染狀況,這次則的主要是各個「私立」動保團體的困境,以及要新建收容所和宣導為狗狗們結紮、施打晶片的困難。

以新建收容所來說,就是有的地方的民眾會覺得狗吵、狗臭,還有可能會咬人,所以抗議著不讓蓋收容所。

除了新建收容所的問題之外,則是宣導為狗狗們結紮、施打晶片的問題:有許多民眾都是想養狗,但是都不願意去剪路邊的或是領養,因為長得不好看、可能有生病以及寄生蟲、清理麻煩等等的狀況,所以不願意讓狗狗結紮,這樣才能讓自己家的狗狗生漂亮的小狗。

在這次的電影裡面,我最有印象的是,在其中一個收容所中,因為能帶狗狗去散步和運動的時間不多,所以每到能帶狗狗出門的時間,狗狗們就會開始非常興奮和瘋狂,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其中一隻狗狗在那個時候因為非常興奮,所以跳的超高,那個擋住它們的門板我推測應該有145~155公分之間,那個狗狗直接跳了160公分高,而且好笑的是,他跳起來時的動作就像非洲草原中的跳羚一樣,四肢伸直,看起來很僵硬的跳起來,雖然只有一幕,不到3秒而已,但那個跳起來的動作和跳的高度讓我深深震驚。

我看完之後的感受,其實最深的應該是無奈和憤怒還有不爽,因為我覺得那些不願意讓狗狗結紮的人很自私,只為了養漂漂亮亮的狗狗就不讓他們結紮,還覺得狗狗不夠養,真的很沒社會情懷。

無奈是因為我覺得那些工作人員很辛苦的宣導結紮,但是還得到大家的反感,覺得他們打擾民眾的安寧,所以在動保人員經過的時候都故意避而不見,明明人在卻假裝不在,就是為了要讓自己家的狗生小孩,這樣才能自己養到漂亮的狗,甚至是為了拿去賣或是送人。

我蠻推薦大家去看這部紀錄片的,因為這樣能夠更加的支持以及了解動保團體現在的處境和困難,相信這樣就能讓願意支持動物們的人更有勇氣站出來支持動物們吧,說不定也能讓那些,之前覺得狗狗討厭或是覺得狗狗很礙事、很煩的人們對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們有所改觀,雖然不一定會變成願意支持並為動物們發聲的人,但至少不會再討厭動物和動保團體的宣導了。

✅熙:《十二夜2》是第一集好多年後,上映的第二集,和第一集差別最大的是,第一集有95%的場景都是在收容所內,講述著收容所的殘酷。而第二集95%的場景都是在戶外,探討了更深的議題:「零撲殺。然後呢?」。

零撲殺執行後,卻由於時間不夠完善,反而造成了像是收容所爆滿、收容大於領養等問題,這些年的實施也讓各動保團體意識到「重點從來就是如何根治此現象,而不是零撲殺!」,而我看完第一集後,根本沒有去想接下來要怎麼辦,只是覺得「收容所很壞,既然他們不這麼做了,那事情就解決了!」,卻沒有想過,政策是政策,最苦的永遠是那些執行方。

這部電影就在講一些民間團體如何說服周遭民眾採用最徹底的解決方案「結紮」,而民眾的反應也是非常兩極化,有的愛心氾濫立刻同意,而有的決定和工作人員展開辯論戰,死活不肯放狗。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便是一名民眾在反對結紮的時候說的:「阿你們都把狗拿去結紮,這樣就沒有狗養了呀?怎麼可以拿去結紮?」,第一時間我是真的想不到怎麼回應,但隨後那名志工點出:「還是會有抓不到的,至少滅絕不了。」才讓我發覺,對,動保團體在神通廣大,終究不是薩諾斯,沒有辦法徹底將狗結紮。讓我很佩服他們的口才能力。

而這部電影還點出了一點「現代的動物保護並不是餵食流浪動物。」這和大概5年前的我想法大相徑庭,真的去想想看,就會發現其實這根本對大局沒有幫助,只是滿足自己歸屬感的自私行為罷了,所以我會做到不餵食流浪動物,而另外,我也會在近期內帶我們家的寵物去結紮。

最後,極度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比天能還推薦。議題比第一部還全面,氛圍比第一部還有活力,也有針對問題提出解方,還藏了一些笑點,大家可以試著深入去看呦!

✅宇:之前在YouTube就有看到《十二夜2》的預告,也粗略知道《十二夜》後發先的事,像零安樂死、醫師自殺等事件。

但《十二夜2》讓我看到更加真實的社會。在第一集中,似乎刻意營造一個「收容所錯」、「安樂死錯」的氛圍,有一個明確的敵人存在,那就是安樂死、執行安樂死的人和同意安樂死的人。

但相較第一集,我更推薦、喜歡第二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敵人」辛苦、無奈、無助的一面;我們可以看到零安樂死的社會有更好嗎?如果可以選擇,誰會想要安樂死?

丟棄狗的是民眾,責罵收容所人員的人也是民眾,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沒有人是加害者。

所以在《十二夜2》中,才能看到真實的社會,那個最赤裸裸、沒有加害者的世界,而如同電影𥚃一再強調,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成為丟棄狗的那個人,成為能愛護流浪狗、貓的公民。

✅宸:今天我們去看了「十二夜2」,只前有看過第一集,也知道流浪犬貓的現狀,但是已經修法了,第二集究竟要拍什麼?第二集在講的主要是「零撲殺」之後的事情,流浪動物像是一個循環,有人養丶有人丟,丟掉的動物會被一些人撿回家養、有的會到收容所,但是並不是每隻動物都有「結紮」,而在這個循環中,出生和死亡是必然會有的,而狗的繁殖力很強,死亡率也很高,到底有多少流浪狗也無法計算。

我最有印象的是:一些民間團體要讓流浪狗、寵物狗都結紮,但有的民眾不願意配合,可能是怕以後沒有狗、不想花錢等因素,所以很難讓每隻狗都結紮,於是除了做結紮之外,也必須要做宣傳和教育,只是強制的結紮沒有用,每個人都必須一起參與才有用。

我覺得這次的議題更深刻,不管有沒有看過第一集,如果願意關心這個議題都應該要看,因為大家可能會討厭安樂死,但沒有安樂死之後,要怎麼解決收容所爆滿的問題?收容所沒有足夠空間,導致牠們互相攻擊,這些狗就在收容所裏待了一生,那跟安樂死的差別就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如果「民眾」丟棄了因為「民眾」選擇不結紮而過多的狗,而「民眾」又不希望安樂死,那麼收容所該怎麼辦。

如果「民眾」因為收容所會太吵,不希望收容所在市區,而「民眾」又覺得收容所太遠太偏僻,那麼收容所該怎麼辦?

✅皙:十二夜的第一集讓我們看見了真實的收容所所發生的事情,第二集主要是聚焦在「如何從根部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第二集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他們去柴山找狗的畫面,柴山會有這麼多狗是因為以前的人如果要棄養都會放來柴山,導致狗不斷在這邊繁殖,而且人類的食物等等如果丟到垃圾桶,狗就會去翻找,這樣他們就能生存。

我認為我們能把自己的東西吃完,再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因為這樣就不會有這麼多狗來吃我們的廚餘,而且也比較環保。在美國就有這樣成功減少流浪狗的例子。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欽佩,是因為這些人員他們願意一起為這個議題做出行動,也真的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則是覺得人類自己丟棄狗,還要去罵收容所的人員,這讓我感到非常無奈。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見了對於流浪狗不斷繁衍,這些收容所人員及志工等等的人們所做的付出,而這也不是只有他們要來做,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此付出行動,來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也希望大家能來一起了解這個議題。

✅涵:今天中午吃完午餐之後我們到秀泰影城,觀看《十二夜2》這部紀錄片,相比第一集,第二集比較少沉重的畫面,比較多在講述目前動保團體以及民間、公家收容所的改變,其實改善台灣流浪動物數量,和宣導民眾幫動物結紮、打晶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影片中也有因為有些人會怕沒有狗養,所以不願意配合結紮,這點讓我很驚訝,收容所都已經爆滿了,直接去領養,要多少有多少,為什麼會怕沒有狗可以養!

老實說我以前也不是很清楚那些動保團體要如何幫這麼多狗結紮,但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更加了解他們的工作,我覺得這是一項很辛苦但也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台灣真的有非常多流浪動物,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正確的飼養知識,所以你我覺得要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可能要先從教育及宣導開始,不能再使用早期的飼養方式,否則流浪動物只會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許多民間團體在關注這個議題也開始舉辦一些活動,讓大家更加了解這件事,我覺得身為同樣生活這塊土地上的我們也應該有所付出,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像是領養不購買、不棄養、主動瞭解正確知識,或是向親友宣傳正確的知識,這些小小的動作都可以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

✅媗:今天,我們特別看了《十二夜2》,自從上次看了《十二夜》之後,就看了這一集,《十二夜》主要都是把重點放在收容所裡,訴說著當時收容所的狀況,《十二夜2》主要是說現在的做到或正要開始甚至未來要做的事,到各個縣市以及國外的收容所,我覺得這次的電影比上次更樂觀一些,讓我覺得比較沒那麼恐怖,但是還是有一些悲觀的地方,例如民眾虐待狗等等,都是一些交流上的,而不是政府規定要做的,也很感謝有這些動保團體支持流浪動物。

我會在持續努力的就是向更多人宣導一些相關的知識,越偏鄉越好,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知識並一起努力,也可以在網路宣傳各種相關知識,希望每間收容所可以變得和某些收容所一樣,讓大家更認識動物也讓動物有更好的家。

媗很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可以更了解台灣的現況,不管有沒有看過第一集,第一集和第二集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在一些劇情或角色等等)所以也沒關係。但我覺得看這部電影的人需要大一點,不然有些事情會看不懂,看不懂的話也沒什麼意義。

從這次的電影學到了很多事情,例如說有在推廣寵物的知識,不管家中有沒有養寵物,都有可能在路上遇到流浪狗等等,我覺得很推薦。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