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主張表達的四種類型|可能創學-2020冬學

✅宇:我們的主張模式可分成四種:主張式行動、非主張式行動、攻擊式行動和復仇式行動。 首先,主張式行動是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 非主張式行動是為了不傷害對方,而隱藏自己的主張; 攻擊式行動是寧可攻擊對方,也要達到自己的主張; 而復仇式行動是寜可放棄自己的主張,也要攻擊對方。 而第一項主張式行動就是非暴力溝通,在不用評論、言語攻擊下,也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是我們都應該要練習的。 另外,我們也做了一個測驗,也就是預到他人,是否會主動提出請求或困擾,而這個測驗也可以很好的發現我們的性格。

✅熙:人際關係,是人類從原始人時期就存在的大問題,而阿德勒學派把這些存在於人際關係的行為分成四大類。分別為: [主張式行動]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滿足雙方的需求,和非暴力溝通沒什麼兩樣。 [非主張式行動]只滿足他人的需求,而自己不斷的壓抑隱忍,總有一天會爆炸成後面兩種行動。 [攻擊式行動]只滿足自己的需求,為了達到目標,攻擊他人都在所不惜,而某種層面上,那些過於激動的腦粉也屬於這種。 [復仇式行動]和上面的類似,但差別就在於復仇式行動只是一昧的想要擊敗對方,連自己的需求和立場都可以拋棄,這種類型最是可怕。 而我們要避免落入後面三種的方法除了保持內心覺察外,請照著這個做。 首先,先冷靜一下,停下來想一想,再來,思考這個行動是否讓雙方都得益,再做出決定,這種方法肯定會好上許多。

✅宸:這次的讀書會,我們認識了自我主張的四種類型,分別是「主張式行動、非主張式行動、攻擊式行動、復仇式行動」,主張式行動和非暴力溝通一樣,除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還要讓雙方的需求都被滿足;非主張式行動是上對下的,通常是爲了討好別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但有可能在某天突然爆炸,就會突然進入攻擊式行動;攻擊式行動,就算攻擊別人也要達到自己的需求,但如果攻擊別人也沒有用,就會進入報復式行動,讓雙方一起死。

✅齡:今天讀書會我們認識「你的自我主張是什麼?」、「主張表達的四種類型」、「關閉「自我毀滅是行動」的開關」 主張有分成四項: 第一主張式行動:和非暴力溝通很像,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試圖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主張 第二非主張式行動:為了不傷害他人而壓抑自己的要求/主張 第三攻擊式行動:這個分成兩種,第一個是攻擊對方,也要達到自己的要求/主張,第二個是隱藏式攻擊,內心很像當老大,行動就是做到很好,讓別人在你身邊會覺得自卑,是不對等的關係 第四復仇式行動:傷害對方,同時放棄自己的要求/主張,就是俗話說的:「要死一起死」 要如何做到我可以你,你可以,有兩個重點: 第一項是「能否不傷害對方,並提出個人意見」-非暴力溝通請求 第二項是「自己和對方是否都可以」-非暴力溝通需要 最後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拘泥於面子或事情發展,而是基於「關聯與羈絆」,才能開創並充分享受「幸福人生」。

✅瑜:今天早上我們學了關於人際關係以及和別人交流時的心理學,首先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現的四個行動,老師有給我們分析了一下,我就直接寫在這裡。 首先是最難做到的「主張式行動:不傷害對方,試圖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主張」老師說這個是要非常熟悉非暴力溝通才做的到的,所謂非常熟悉,指的就是在起爭執或是出現負向情緒的時候可以以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讓自己穩定下來,通常一項是最難的。 接下來是「非主張式行動:為了不傷害對方而隱忍自己的需求」老師說這個角色通常是媽媽,因為媽媽都會努力壓抑自己,讓他人能滿足需求,不過這樣的角色也會有忍不住的時候,通常媽媽忍不住就會跳到第三個行動 : 「攻擊式行動:即使傷害對方,也要達到自己的要求」老師說這個角色通常在媽媽忍不住時會出現,除此之外就是爸爸平常的狀況,以我的例子舉例,就是有的時候爸爸會為了媽媽或是其他人而責罵我或妹妹,這個行為常常讓我不爽。 再來是最後一個「復仇式行動:傷害對方,同時也放棄自己的需求」這一項就是讓雙方都受傷的狀況,就假如我和妹妹吵架,然後我被他氣死他也被我氣死,也就是典型的雙方都受傷。

✅皙:今天的讀書會我們學的是主張表達的四種類型,非暴力溝通就是主張式行動,我們多數人都是攻擊式行動,就是不管其他人如何都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在青少年女生多數都是非主張式行動,就是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卻忽略了自己的,復仇式行動就是破壞報復,有種要死一起死的概念。 我們每個人都要往主張式行動去做,才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滿足雙方需求,達到「共好」。 其實最高境界的人是能當個旁觀者,知道自己的行動,並適時停止。就是我們平常在做的正念。

✅涵:今天早上的讀書會我們認識了人際關係的四種行動,分別是:主張式行動、非主張式行動、攻擊式行動和復仇式行動,在讀書會一開始我們先進行了一個測驗,通過這個測驗了解自己是不是自我主張的類型,我測式後發現自己是自我主張的類型,但我覺得不太準,因為有一些時候我是非主張式或攻擊式的行動,我個人覺得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主張式的行動,因為不會傷害到別人,也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我們也認識了其他三種的類型,首先是非主張式的行動,這種類型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配合對方的想法,但有一些風險,如果一個人壓抑太久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會爆炸。 攻擊和報復式的行動的差別在於,前面會顧及自己的想法但會打壓對方的想法,後者則是要死一起死。

✅媗:今天的讀書會,主要是在談人際關係,有分成4種,分別是主張式行動、非主張式行動、攻擊式行動、復仇式行動,最好的狀態是主張式行動,不過只有少部分的人做得到,大概只有10%的人吧?非主張式行動是指說壓抑了自己需求,通常出現在女生和女生的互動,攻擊式行動是只有一方好,通常出現在女生和男生的互動,而復仇式行動是兩個人都不好通常出現在男生和男生之間的互動。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