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說話藝術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不攻擊對方、不否定對方、不讓對方有負面情緒的情況下,讓別人聽到你的想法、聽懂你的想法、願意嘗試你的想法。
想當然了,能做到這種事的人少之又少,更別說我們了,怎麼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一句話,都不讓他人感到不舒服。
所以,當我們認清了現實:對話是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溝通,並且我們並非所有的話,都是有意、刻意的要攻擊對方,而且我們也不喜歡被別人否定、謾罵、攻擊的感覺。當我們認同以上這幾點後,我們能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同理他人。
想像你自己是他,你的目標是什麼?有什麼因素使你無法達成目標,如果可以的話,讓他自己講出來更好,因為每個人的每件行為,都一定有他的意義,人不會花時間做一件對自己毫無幫助的事,所以,當你真心想幫助他,或是這件事與你有關,用同理的態度,而非苛責,才能讓雙方平等、共好。
✅熙:說服他人,是我認為溝通中數一數二難的事,在這堂課後我才發現,我並不常說服他人,在以往我認為的「說服」其實最多只算是討論,像是午餐要吃什麼呀等等,在和他人的溝通上,我往往無法下定決心去說服他人。
而這堂課透過故事的方式,先讓我們整理出事情的架構,判斷故事中人物的說服步驟,接下來,就是實戰了。
故事基本上就是在說老師和學生的故事,我和另一名組員要講的就是說服老師接受自己因為要送報補貼家用會遲到,由大貍老師扮演老師。
世宸打頭陣,稍微講了一下讓我認知到這個老師的人設對於我來說根本是堅不可摧,輪到我我完全無法思考怎麼論述,時間就到了,就連第二輪的團體說服我都講不出話,太快了,雙方的論述都很多的樣子,我有試圖思考如何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但往往想出大概的想法時進度已經跑到到別的地方去了,跟不太上,我期望自己之後能有更多說服他人的經驗,至少再多堅持一下自己的想法,搞不好可以增加經驗。

✅宸:說服對方,最重要的是「換位思考」只要能了解對方,就有可能成功說服別人,所以今天我們做了很多練習,每次結束的時候,老師都會帶我們分析可以更好的地方,和已經很好的地方,如果真的要說服別人,不是要批評、否定對方,而是了解车、同理,讓別人信任你才行。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很緊張因為我沒有多少說服別人的經驗,而且大貍老師的邏輯很淸楚,有的時候會被對方說服。
✅媗:文學課時,這次我們的主題是說服,先討論了一個情境的溝通方式,我們學到了有8個步驟,分別是:
1站在對方的立場
2肯定對方的動機
3行動表明立場
4確核對方的狀態
5 確核對方的意願
6 確核對方的目標(未來要做的)
7 確核對方的難點(過去發生的)
8 確核對方的情況(現在如何)
之後先看了一個影片然後在練習,是分組練習影片中不同的情境,然後要說服老師,當然,老師也會演不同的角色,我覺得這很難,因為我們雖然看過影片,但是在故事中,我們演的角色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狀況,但在現實中是知道的,所以我覺得很難。我覺得這次學到了很多說服別人的技巧,相信之後可以用的上。

✅齡:你有試過說服別人成功的經驗嗎?如果沒有,現在我們就來學學如何說服別人,又不會傷害到別人的話語吧!
一開始大貍老師先提出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村莊被淹沒,全村無人倖免,只有一個人抱了一塊浮木而存活下來,兩天後他漂到下游的村莊,明明水很淺,但因為兩天前的恐懼,所以不敢鬆手,這時老師就問我們,要如何只用說就說服他上來?有些人提:利誘、威嚇、柔性勸導⋯
接著故事接下去,有一位智者出現,使用了溫柔引導,使他上來,他到底做了些什麼呢、讓我們看下去。
總共有八個步驟:
一、站在對方立場
二、肯定⋯的動機
三、行動表明立場
四、確認對方的狀態
五、確核⋯意願
六、確定⋯對方目標「未來」
七、確核⋯難點(如果用說的無法,就要用行動證明)「過去」
八、確核⋯情況「現在」
中間會空格是因為分成三個部分:你-我們-復盤。
之後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影片,從這個影片實際練習剛剛上面說的,最後老師舉了一個文章,關於傳統教育,讓我們找出謬誤,最後在進行一個討論,要說服這個教授,老師扮演的就是這個教授。
✅涵:我們在人際關係當中難免有一些爭執,會想辦法說服對方,但通常在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採取攻擊的行動,但大貍老師告訴我們說服一個人的關鍵在於換位思考,首先我們要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先肯定對方,接下來就是要核對並且同理他人目標(未來)、難點(過去)以及身心狀態(現在),基本上就是要抽掉對立的感覺,讓對方感受到被同理。
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嚐試說服大貍老師,我覺得真的很難,因為大貍老師的邏輯思維很清晰,速度也非常的快,我還在思考如何回應某一句話時,老師就已經跳到下一個話題了,到了最後我覺得自己好像快要被老師說服了!我覺得說話這方面真的是我需要練習的!

✅皙:要讓別人能夠被我們說服,有很重要的話術,重要就是著重在「換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同理他的感受,並且要溫柔承接別人的想法,這樣錯不會讓人覺得你就是來說服我的。而且別人的觀點都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可以先聽聽對方怎麼說,自己在接下去。
老師讓我們和他一起練習,要我們來說服老師,原本我知道應該要怎麼說會更好,但一到了台上就非常緊張,所以有些事情地方沒有承接對方的想法,就直接說了自己想的,如果現實生活中是這樣說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對方反彈,會讓對方覺得他自己受到指責或批評,還會讓對方的情緒變得更激動,所以要如何說話,真的很重要。
✅瑜:在久違的文學課中,老師給我們事先預告了這學期的課程內容,首先是這次的「如何說服別人」,以及另外的「如何把一件事、故事好好的表達」,接下來就讓我來說一下這次的課程。
我們在今天的課程中,最剛開始,老師給我們發了一篇文章,其中舉例了一個故事,和說服別人相關的
「有一個村子遭遇了水災,所有人無一幸免,這時候有一個人因為抱住了飄來的浮木而獲救,當這個浮木帶著這個人來到一個村子的時候,村民發現了這個人,並且在岸邊朝著這個人喊話:「你怎麼還不上來,這裡的岸很淺的啊?」,人們喊完之後這個人還是不上岸,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智者,他向人們問完了之後,就直接往水裡走去,和那人一起抱著浮木,這時候他問他說:「你抱著著個浮木一定有你的原因吧?」,於是這個人就和智者說了剛剛的事。
智者:「原來這根浮木救了你,我們一起來感謝他吧!」智者:「你現在感覺如何?」人:「肚子很餓,很累」智者:「那你想改變現狀嗎?」人:「想」智者:「那你想要的是什麼?」人:「我想要吃飯、換乾衣服」智者:「那你為何不這麼做」人:「因為我擔心放開浮木會溺死」。
總之後來這個人就被智者說服,然後和他一起上岸了,這時候,老師就給我們分析了這個故事,並得出了一個結論,首先會分成1.目標2.難點3.情況,這三點,它們分別分類為 未來、過去、現在,後來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是一個學生連續三天都遲到,而每次遲到,老師都會打孩子一下,於是老師就在早上跟蹤學生,原來這個孩子因為家裡的因素,必須要工作,所有在早上都會去送報紙,因此才會遲到,而老師就在當天早上,孩子遲到時,緊緊抱住了他。
老師要我們做的就是要扮演四種角色
事前:
1.分別是當學生,和老師說不要打人、2.當老師,讓學生不遲到
事後:
3.孩子說服同學自己必須遲到、4.老師說服同學,孩子能享有特權
我是扮演二號,在扮演的過程中,我覺得非常困難所有的時候都是,我在和老師(現實上的)對話的時候,都快要說不下去了,因為有很多話真的都不知道要怎麼說,同時,在說完之後,老師會和我們說一下我們剛剛做的好的,可以改進的,最後一組就可以吸收所有剛剛的經驗,成為最有可能成功的一組,因此,我覺得這次的文學課中的,像是辯論的方式很有趣。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