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這次的專案:
我們這學期的專案是關於最近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因為這次的疫情,我們必須在家中進行線上課程,也是開啟了一次難得的新體驗,雖然新聞,常常有報導,但在進行這次專案之前我對這次的疫情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我們透過這一次的專案了解社會當前發生的事件,也增進了自己的許多能力,現在就來看看我這學期的成果吧!
疫情中的藝術:作品創作
- 主題簡介
- 《死亡的勝利》- 畫作分析
- 《擴散》- 疫情藝術創作
疫情中的數學:知識圖卡
- 主題簡介
- PCR檢測&Ct值 – 知識圖卡
- 變種病毒&R0值 – 知識圖卡
- 疫苗保護力&信賴區間 – 知識圖卡
- 池化檢驗&毒酒謎題 – 知識圖卡
- 入境普篩&潛伏期 – 知識圖卡
- 總結&心得
新冠肺炎介紹:簡報製作
- 主題簡介
- 前言 – 簡報
- 致病原 – 簡報
- 已知宿主與傳播途徑 – 個人簡報
- COVID-19疫苗簡介 – 個人簡報
- 關於變種病毒 – 個人簡報
- 總結&心得
新冠肺炎介紹:動畫製作
- 主題介紹
- COVID-19的已知宿主 – 動畫製作
- COVID-19的傳播途徑 – 動畫製作
- 總結&心得
資訊辨識練習:能力練習
- 主題介紹
- 如何辨別假新聞? – 知識圖卡
- 疫苗有分葷素? – 知識圖卡
- 架構性思考 – 小組簡報
- 總結&心得
疫情議題探討:小組協作
- 主題介紹
- 心智圖 – 小組簡報
- 病毒的名稱爭議 – 小組簡報
- 總結&心得
期末專案心得:
- 期末心得
- 總結
疫情中的藝術:作品創作
在這學期專案課的一開始,我們先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這次的疫情,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開始,首先我們先欣賞了其他藝術家的畫作,最後我們再用自己的方式創作出作品,呈現我們對疫情的看法,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藝術作品吧!
《死亡的勝利》這幅畫描繪16世紀左右發生的黑死病,是老彼得.布勒哲爾在1562年創作的作品,以下是《死亡的勝利》中的特色:
- 死亡喪鐘:它是教堂裏在有人去世後敲響的三次鐘中的第二次,它上一個是臨終之鐘,是在臨死時敲響,它下一個是葬禮之鐘,在舉行葬禮時敲響,按照19世紀的傳統,死亡喪鐘要在牧師得知信徒死亡後馬上敲響。
- 手搖琴:手搖琴又叫絞弦琴,是種流行歐洲各地的古老弦樂器,通過樂手轉動樂器上的手柄,連動輪子來摩擦琴弦,因而發出震動聲。
- 雙陸棋:雙陸棋又叫百家樂棋,是兩人對弈的版圖遊戲,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定棋子移動的步數,第一個把棋盤上所有的棋子移開的玩家獲得勝利。
- 死亡輪:是一種於公開處決中使用的酷刑,直到18世紀才廢止,受刑人會因為骨頭被鈍砸碎而死亡,並被架到長杆子上給鳥吃。
老師把《死亡的勝利》這幅畫分成三塊,讓我們把自己看的東西寫在便利貼上,下一個人要延伸上一個人的便利貼,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不錯,可以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事物。
- 作品名稱:《擴散》
- 作者:李宇涵
- 媒材:水彩、壓克力顏料
- 創作理念:病毒散落在世界各地,雖然病毒很危險、很可怕,但如果把它當成一個藝術品,它是很美的,在我眼𥚃,病毒是五顏六色的,它幫畫中這座漆黑的城市添上了一些色彩!
上面的另一個是我的「創作思維調色盤」,𥚃面計劃著我要創作的大綱,我打算用水彩創作一幅和武漢肺炎有關的畫,我當時有在想我要不要創作立體的作品,因為我感覺我太常做水彩的作品了,但我後來仔細想一想後我就覺得算了XD…
疫情中的數學:知識圖卡
接下來我們嘗試用數學的角度來看待疫情,疫情當中其實有很多的調查還有數據都需要用到數學,所以兩者其實是密不可分的,這一次我們是觀看「數感實驗室」的YouTube影片來學習,在觀看影片時我們會先做心智圖來整理架構,之後我們再用知識圖卡的方式把資料整理後呈現出來,現在來看看我的知識圖卡吧!
第一天我們先從最常在新聞上聽到的PCR檢測和Ct值下手,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原來Ct值高是比較好的Ct值低反而代表病毒量比較多呢!
我一開始就選定了這個版型,因為我覺得有這四個方框可以幫助我更好的整理架構以及分類,不過因為這是第一次做知識圖卡,所以在版型還有圖片的挑選上比較沒有這麼熟悉,當然做的也比較生疏一點啦!
資料来源:數感實驗室You Tube
第二天我們來了解變種病毒以及R0值是什麼,這次的資料相對比較少一點,不過內容還是很豐富的,R0值就是代表一個人從感染病毒到復原或者是去世平均可以感染幾個人,在這之前我還真的不懂這些數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次的版型我嘗試用了不一樣的青色,內容也變多了,字體以及一些版型的部分也做了固定,不過這次我對使用的軟體還不是很熟悉,有很多好用功能都不知道,反而把它當成沒用小廢物了XD
資料來源:數感實驗室YouTube
第三天我們挑戰一次看兩個影片,內容量爆炸多,還有我一直很害怕的算式,不過理解完之後就覺得很有趣,原來疫苗的保護力並不像新聞上所說的那麼確定,而是有一段信賴區間的,要是沒有這一次的課程,我恐怕就真的傻傻的相信那些疫苗保護力的都市傳說了呢!
我當時做完這次的知識圖卡的時候真的超滿意的,一來是因為這個顏色很好看二來能是因為我覺得我選的圖片還有排版的位子都非常棒,學到的內容也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從今天開始我的版型就已經固定下來了。
第四天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池化檢驗,以及在數學的歷史上很有名的毒酒謎題,了解完這兩樣東西之後,我真的覺得發明這種方法的人真的是太有智慧了,也了解到其實解決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可以用池化的方式讓政府在醫療量能吃緊的情況下完成檢驗。
我對這一次的知識圖卡也非常滿意,這個橘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讓我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是,我竟然成功把好長好長一段的算是塞在一個框框裡,我真的是太佩服我自己了!
資料來源:數感實驗室YouTube
最後一天我們來認識入境普篩以及潛伏期,我在看了這個影片之前,也像那些人一樣覺得入境普篩是防堵疫情的最佳辦法,但後來我看了這個影片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潛伏期的問題,入境普篩不僅消耗非常大的醫療量能,還沒有辦法完全檢測出所有帶著病毒的人,這的確不是個好辦法!
在這一次製作知識圖卡的時候,我有了前幾次的經驗,速度已經變快了許多,也有調整了字體以及字的間距,讓版面變得更加俐落好看,不過我還是按照慣例的超時了一點點,不過這一系列作品我真的非常滿意呢!
資料來源:數感實驗室YouTub
經過這一週的學習,我不僅僅學到了許多關於防疫的知識,也感覺到數學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在做知識圖卡的過程我甚至還會有心流體驗的感覺呢,完成了這一系列作品之後我也非常有成就感,也有累積了許多的經驗,對我接下來的創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呢!
新冠肺炎介紹:簡報製作
到了學期中,我們也認識到了更多的知識,但發現不太適合再用知識圖卡的方式繼續呈現了,因為知識圖卡適合的是少量內容,但我們這次學習的許多都是複雜且無法省略的內容,所以我們就嘗試用簡報的方式來做呈現,不過簡報不是之前那種Google簡報的無聊風格,而是用新的軟體讓簡報變得更加豐富,過程當中我們也每天學習幾種簡報的製作技巧,接下來就來欣賞我的簡報吧!
前言:我們先從這一次疫情的時間線開始學習,我們把從肺炎疫情爆發,到台灣開始出現疫情這段時間的時間整理出來,首先我們先把資料複製貼上到簡報裡,再將資料分段,我選擇用時間線的方式來呈現這一次的簡報,不過我非常不熟悉這個軟體要如何使用,不過大家可以互相幫忙一起協助,所以這一次的練習還算順利的結束了。
致病原:這一次我了解到了調整字體及顏色的重要性,所以我一開始先把上一次做的前言部分先修改了一下,之後就開始製作這一次的簡報,我把這一個簡報分成三大部分,接著再由這三大部分分出了許多的小支點,透過重點陳列的方式,讓內容可以盡量減少楊版面看起來更加有條理、清晰,我學到了冠狀病毒的其他類型以及冠狀病毒的一些特徵,我對這次簡報也是非常滿意,一來是因為我選擇使用了我自己很喜歡的顏色,二來那是我覺得我在第二天就能創作出這樣品質的簡報算是非常的突破!
已知宿主與傳播途徑:接下來這一次的文章比較特別,他分成兩大階段,但其中有一些內容是重疊的,所以我乾脆直接按照他的分段,把區塊分成了三個部分,我原本想用類似致病原的版型來呈現,但因為傳播途徑的部分有兩大類,所以我就把它分成了這樣比較特別的三塊,我覺得這樣分野是很不錯的方式,但我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調整線的中心位置,才不會讓版面看起來過於畸形,這一次也算是有了新的體驗!
COVID-19 疫苗簡介:這一次的簡報最特別,我們是用一張圖當背景,在藉由模糊化或者是遮蓋的效果,讓版面看起來更有層次,經過了這一次的課程,我才更深入的了解到各個疫苗的優點以及缺點,因為各大疫苗的資料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只好從一大篇的文章當中挑選出民眾會比較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精挑細選下把這些資料放進了我的簡報,我覺得這次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因為地圖已經有顏色了所以沒辦法做太多顏色上的深淺變化,不過整體看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啦!
關於變種病毒:接下來到了我們最後一張簡報,是關於新冠肺炎的變種病毒,這一張也是我最滿意的簡報,因為多了圖像以及更多的內容輔助,讓整個簡報看起來更生動更有趣,這一次我們是看一篇文章來做學習,簡報的部分也因為有之前的經驗算是自由發揮,每個人可以自訂想要的版型以及背景,我因為覺得如果背景是圖片的話,會造成很多的處理上的麻煩,所以我就把底色改回來原本的白色,不過因為過於要求完美的心態,這張簡報我可是從下午坐到晚上八點,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變種病毒原來和其他一般的病毒差距這麼大!
新冠肺炎介紹:動畫製作
我們製作完簡報之後,就異想天開地想要把簡報內容通通製作成動畫,但後來發現時間超級不夠用的,況且我們之前也沒有製作動畫的任何經驗,所以老師就開放我們可以自行選擇主題,使用一週的時間做出30秒以上的定格動畫,不過幸好我們這次使用的動畫軟體我在兩年前就已經使用過,所以製作出來動畫還算能看,接下來就看看我做出了什麼東西吧!
因為儲存空間的關係,我只好在這裡放上動畫的YouTube連結,請各位麻煩一點進去看,這一部動畫影片,我花了三堂課的時間製作,我覺得當中最難的就是配音了,因為我必須要用非常克難的方式,才能把錄音的內容跟動畫的內容對上,大家應該也發現了,裡面的內容就是跟上面的簡報一樣的已知宿主,內容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喔!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做動畫,裡面的內容跟上面的簡報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去查新的資料,所以我就找了我認為比較簡單的兩個主題,其實我在兩年前就有用過這個動畫軟體了,但那個時候我只是玩玩也沒有認真做什麼事情,這一次做完動畫才知道原來他有那麼多酷功能,我覺得這次的動畫做得還不錯,未來應該也會再找時間做新的動畫。
資訊辨識練習:能力練習
在進入查詢資料前,我們發現很多資料來源都是沒有聽過的網站,於是我們就決定要先來學習資訊辨識,我們透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以及媒體識讀的練習,學習如何辨識資訊的客觀性,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首先我們先大概了解了一些分辨假訊息的方式,下次檢查照片、連結、資料來源之類的,接著我們選擇一個有爭議的議題,進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詢,並將資訊製作成知識簡報,我選擇的是疫苗是否有分葷素,其實我已經知道這是個假訊息,但我還是很好奇裡面內容,我就選擇了這個議題來做研究,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資訊更新速度這麼跟不上時事XD

我們透過志祺七七的影片,來學習架構性思考,裡面有提到之前文學課有學到的一些謬誤,也有提到觀點以及檢驗觀點的方式,我對這次的知識圖卡非常滿意,背景的顏色以有質感又不失風格的焦糖色為主, 內容簡單,版面整潔乾淨,所以我非常喜歡這一次的知識圖卡!
資料來源:志祺七七YouTube
疫情議題探討:小組協作
接下來到最後的一個大專案,我們每個小組分別選擇一個議題來研究,我們這個小組負責的是關於病毒的命名爭議,這個議題其實還蠻多可以討論的地方但大部分都會在用口頭介紹,所以這裡就不多做文字介紹了!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