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冠病毒的相關故事? 讓我暐暐道來…/暐哲

目錄

(需點擊文字)

前言

此次專案課因為正逢疫情期間,我們選擇從疫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深度認識,
在這過程中,大量的知識湧入,而我們也以不同方式記錄,
從知識圖卡至知識簡報、動畫,在記錄形式的層面我是獲益良多
在此期間,
歷經 【疫情下的藝術】 、 【從數感說新冠肺炎】 、 【專案簡報製作練習】 與 【定格動畫製作】
這些個人形式的課程,很大程度給予我增能的機會與賦能的空間。

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定格動畫,是個歷時悠久的藝術,需要製作者一偵偵的繪製
更何況是如同翻頁動畫般的動畫軟體-「Flipaclip」
對我來說,製作動畫是個既紓壓又有成就感的事兒!

【定格動畫製作】定格動畫

從動畫說疫情:
我們總計花費五天,每日平均耗費約70分鐘在個人動畫製作
同時也在過程中檢核進度、接受組長建議
當天製作時間結束後,也會彼此互相觀上個人的動畫,吸取覺得不錯的做法
最終轉圜成自己動畫進步的力量!
而我的歷程該從何說起呢?
對我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開始,突然湧現的靈感與活在當下的心留體驗都是特別的體驗。
第一天的快速上手,那真的是好的開始!
第二天吸取經驗後的「超前部署」,將錄音提前路至二十多秒,真是個大驚喜!
第三天的充裕時間讓我有更多創意發揮,天啊!我還記得那病毒的邪魅一笑,簡直無法言喻……
第四天產出更為大量的內容,當下甚至感覺這部動畫可以製作的量根本無窮無盡!
第五天是個完美結局,即使不捨得結束這部動畫,仍只好在錄音之時說一聲「結束……」

常有一些台灣人認為,圖多文少能簡報更賞心悅目,甚至是文字顏色、字體五花八們都比大量文字還要好,然而實際上確實如此嗎?有能夠挽回長篇文字的專業知識簡報一線生機的方法嗎?有的話又怎麼做呢?

回到學習目的層面,學習專業知識簡報的製作,
不僅是欸了在專案主題上的不同呈現方式,也是使彼此有能夠增加能力的機會!

專案簡報製作練習】知識簡報

長篇文字簡報優化-專業知識簡報(上)

前置作業:降低簡報資訊的雜訊 將文字視為圖像,並以大小對比凸顯關鍵句及關鍵詞,加入位置排版與線條區分、連結 文字重點分配: 一句總體敘述(主軸)與兩至多項分項描述(兩至多句話彼此相等) 長篇文字簡報製作的概念大致告一段落……

文字與內文的連結-專業知識簡報(下)

一份文本最好是有專屬字體
而專屬字體就是與內文目的(字體用途與歷史淵源)符合,當然,不一定兼具易讀性與泛用性
案例有:仿宋體、少女體與蒙納超剛黑
一般情況則能使用常用字體
而常用字體通常兼具三大原則,分別為目的性薄弱、易讀性強烈、泛用性寬廣
案例有:明體、圓體與黑體
以上,就是字體選用上的概念啦!

滿版底圖簡報

滿版底圖通常出現在長輩圖,也因此,通常不會放在專業知識簡報上
不過,若是想要放在封面上其實也行,畢竟能夠與主題契合是件好事
這樣的作法,通常是以針對「底圖滿版」做模糊、遮罩用來減少雜訊…

圖解式簡報

為何我們學的是圖解而非圖像呢?兩者有何不同之處?這就得回到字面定義了
「圖像」其實意味著這張圖是單一象徵或是象徵含糊,像是icon圖
而「圖解」的這類圖片,像是長條圖、折線圖、位置圖、圓餅圖,
這類圖片是能夠具體呈現關係說明及邏輯分析的,更好的使讀者理解文字的內容!

你知道Ct值是什麼嗎?用數敢說說關於關於PCR檢測、傳染力等疫情知識

我將會呈現出當週的作品,讓你能夠快速了解當中歷程,使人身歷其境

【從數感說新冠肺炎】知識圖卡

從數感說疫情:
在這週當中,我們的學習素材是以數感實驗室的新冠肺炎相關影片為主軸
從開始時的「用數感說Ct值」、「數感說R0值」與「統計學說保護力」
以及較為深度的「迷你池法與群試理論」和「普篩問題及疫苗猶豫」
都是我們經過心智圖製作的層層分類,對知識如過篩般找出知識結點
再經歷重重創意發想,成就了兼具個人創意與知識含量的知識圖卡……

【疫情下的藝術】賞識思維至藝術創作

在這週的專案課,我們以「疫情下的藝術」為主軸,分為三階段進行
分別為:畫作欣賞-延伸遊戲-疫情下的藝術創作
在這過程,即是以藝術創作、賞識思維做為出發的專案歷程
以下將一一回顧:

從欣賞到創作:
開始時,我們先從仿畫創作,邁向疫情下的藝術欣賞,最後進入思維調色盤為個人創作準備
這段歷程,我認為是藝術思維大於疫情相關的
當中學習到的賞析,就是對於畫中事物的欣賞與分析,對我要從畫中理解歷史是個大幫助
最後兩天,從思維調色盤到創作的歷程,我覺得彷彿如同寫作般,是我最印象深刻的過程…

最終成品

防疫生活的美好

創作者:馮暐哲
素材:鉛筆、炭筆

-創作理念-
藉由在防疫生活中的藝術發現,發現身旁生活變化的美好,為這岌岌可危的臺灣本土疫情,增添生活中的正向、光明

作者:馮偉哲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