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打疫苗前的自我對話

「打疫苗會緊張嗎?」粉圓媽前一天問我。

「當然會緊張呀!」我說。

這三年開始認識自己的情緒之後,就不會因為這些「負向」情緒而感到丟臉了,願意承認自己的各種情緒和感受,不否認、不壓抑、不逃避,還可以經由 #正念同在 的練習,來觀察這些情緒感受。

今天從嘉義出發,搭高鐵回板橋打AZ疫苗,一路上都還算輕鬆自在,在高鐵上閱讀《傀儡花》的電子書,跟著小說漫步在當年的瑯𤩝。

12:30抵達板橋,距離預約施打的時間還有一小時,看到摩斯漢堡還有內用座位,就先去吃午餐。

然後我發現到我開始緊張了,不是先發現情緒,而是因為自己的紅茶喝得很慢。

「喔!不想去打疫苗嗎?」我在心裡問自己。

『父母自我』先說話:「當然要打疫苗呀!好不容易等到了,而且為了開學,哪有不打的選擇呢?」

我在心裡微笑著,稍稍安撫了『父母自我』,耐心地等待『兒童自我』開口。

『兒童自我』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帶我回到了國小,應該是四年級吧?我們圍著圓型大樓排隊。

應該是打卡介苗嗎?我記不得。

我記得的是有同學哭了,有人嘲笑著哭的同學,然後沒多久,那個嘲笑別人的人也哭了。

我記得前方有傳來消息,說只要怎麼做,就不用打針,於是我瘋狂地照著訊息做,最後我真的沒有打針。

『兒童自我』帶我回到更小,我不知道我幾歲,但我要把褲子拉下來,因為針要打在屁股上。

「好痛!」

我感受到那股針刺進到肉裡的痛楚,我聞到酒精的味道。

「你會怕痛,對嗎?」我在心裡問『兒童自我』,「但別人都叫你不要怕痛,也叫你不可以哭吧?」

「怕痛是正常的,現在只有我自己,不會有別人嘲笑你。」我擁抱著『兒童自我』。

『父母自我』此時又說話了:「其實我也害怕,害怕疫苗的不良反應,甚至害怕因為打了疫苗而猝死!」

「嗯!我完全理解!所以昨晚有投保疫苗險啦!而且我們這些年,不就是一直努力著,即使生命突然結束,也都已經值得了嗎?」我拍拍『父母自我』的肩膀。

喝完紅茶,搭上捷運到亞東醫院,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疫苗施打。

「疑?不痛耶!」這時『兒童自我』終於開心地說話了。

『父母自我』也說話:「牆上有個Taiwan V-Watch的QRcode,去掃瞄一下,來進行健康回報吧!」

『兒童自我』又雀躍著說:「觀察滿15分鐘了,衝一下19分鐘後的高鐵吧!這樣可以提早一小時到嘉義!」

於是我真的衝了,在14:10來到高鐵櫃台換票,但已經沒票了。

還有一小時的時間,我又回到了摩斯漢堡,我又點了一杯紅茶,然後決定記錄我今天『自我狀態』的對話。

自我狀態 來自 TA人際溝通分析

TA創始人柏恩認為,每個人都有父母、兒童與成人的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ue),我在學習TA之後,就很習慣以『成人自我』來帶領『父母自我』和『兒童自我』進行內在對話。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