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陸續的收到許多詢問,「可能親子團」是什麼類型的團體?你們的活動都在做些什麼呢?如何加入你們呢?
可能親子團是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理念,活動的目標以「性格(生命風格)」為核心,兼顧「家庭、情緒、人際、學習」四個面向,帶領「親子」共同成長,一起建構「優質的幼年經驗、共好的親子關係」。

可能親子團的家庭,孩子為學齡前2~6歲,爸爸媽媽一起或者由其中一位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固定一週有兩個上午,分別為一次的室內和一次的戶外聚會。
聚會活動的目標及時間規畫,和坊間的「課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明確地來說,並不是「上課」,而是陪伴但不強迫的「親子玩學時間」。

活動的規劃,是依據學齡前孩子的發展基礎而設計的,將探索學習的舞台回歸給孩子,讓孩子透過各面向活動的參與,可以拓展舒適圈,建立我能感,父母從旁陪伴而不介入,學習看懂孩子的需求,聚會當中玩過的活動,很鼓勵親子延伸到家庭繼續玩,可以做為親子的單獨約會。

活動結束前,由家長與孩子一起合作進行場地的收拾和恢復,提升孩子的我能感及價值感。活動結束後,親子們會跟老師一起集合,由老師進行「窩窩心」,鼓勵回饋給每位孩子,在當天進行聚會活動中的亮點,帶領親子練習重視過程而不是結果,家長們透過長期的參與聚會,學習看懂孩子的天賦,並適度的藉由觀察給予孩子鼓勵和回饋。

可能親子團以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目標,父母為了學習如何和孩子好好相處,建立親密、幸福的共好親子關係,每週在室內的聚會活動後,我們規劃了父母座談時間,老師們與親子團的家庭,除了分享並傳遞阿德勒心理學的正向教養槪念之外,家長也可以回饋目前遇到的親子議題,或者分享家庭端在實踐可能幸福教養學的心路歷程,親子團家庭都是彼此的教養支援系統。

而每週在戶外的聚會活動後,則安排親子人際互動,老師透過對於每個家庭親子互動的觀察,給予適宜的回饋與建議。
- 大自然的拼圖|可能親子團-2020冬學記錄:美玲老師 每次與親子來到大自然裡,都可以觀察到孩子開心的肢體與神情,在多采多姿的大自然環境中可以怎麼玩,繼續閱讀 “大自然的拼圖|可能親子團-2020冬學"
- 光的派對|可能親子團-2020冬學記錄:美玲老師 光的遊戲探索已經成為親子團在每學期會一玩再玩的固定聚會主題,每次看到親子們玩的既專注又投入!從繼續閱讀 “光的派對|可能親子團-2020冬學"
- 聲音圖書館|可能親子團-2020秋學記錄:美玲老師 回想自己平常是否會專注地聆聽自己的周圍有什麼聲音?從那邊來的?那個聲音聽起來的感覺如何? 與親繼續閱讀 “聲音圖書館|可能親子團-2020秋學"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